评估动态
您的位置:   首页> 新闻动态> 评估动态

发挥监测“诊断仪”功能, 服务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

作者:管理员  |  发布时间: 2025-03-28

3月25日—26日,为期两天的2025年度宜宾市5县(区)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深度诊断暨县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“五育”发展状况监测现场测试工作圆满结束。省教育评估院书记、院长陈立兵带队参加现场视导。


 

此次监测,实施了三点新举措:


一是坚持能力为本,研制素养导向的监测工具。结合本次监测的目的,监测工具严格按照《四川省教育评估院监测评估工具研制与管理规程(试行)》要求执行,采用了“学科专家集中修订-学科评审专家审查-学科工具反复修订”等环节,对监测工具对标课程标准、题组开发、情境化设置等方面进行优化与改进,保障了监测工具的质量

 

优化监测平台完善监测智能化支撑此次监测,全面实现了各学科(领域)客观题电子化操作,主观题纸笔作答,客观题电子评分。语文、英语两门学科对标核心素养和能力立意测评的朗读、口语表达等表现性测试题,突破了传统测试聚焦知识本位的单一性和片面性。其余学科和领域全部实现在线电子作答,音视频交互,动手实践等多维呈现,为各学科监测数据采集提供了智能化支撑。

 

三是强化组织实施,切实维护监测公信力。质量监测旨在切实发挥监测“诊断仪”功能,发现问题、精准实测,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。测试前,统一组织线上线下“监测组织实施说明会”“监测平台培训会”“视导员工作培训会”,落实县(区)监测明白人。测试中,按照县区推荐、省级培训、统一视导原则,采取“双视导员”制,同时,省教育评估分派专业人员,一人一县(区)蹲点指导;陈立兵院长亲自带队,跑面指导,强力推进省、县、校联动监测组织实施。确保参测县(区)样本学校全覆盖、重点看、回头看等要求,体现了监测实施的规范严谨。

 

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旨在诊断教育问题、服务教育决策、引领教育改革、提升教育质量。随着国、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普及与深入,越发深刻感受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“诊断仪”和“指挥棒”的价值显现。下一步,省教育评估院将加快推进监测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,强化结果反馈与运用改进,打通监测“最后一公里”,真正实现监测的诊断、激励和改进功能。此次地方服务项目9个参测县、270所学校,8100余名学生参与监测。省教育评估院派遣32名省级视导员参与了该项工作。